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对金钱及赚钱的态度和看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社会里,金钱是维持我们生计的必要手段。因此一个人对金钱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将要过一个怎样的人生。换句话说,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一个人怎样看待金钱是此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父辈年轻的时候都是理想主义者,心里想的都是怎样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这当然包括解救大洋彼岸生活在美帝国主义铁蹄下的水深火热中的美国人民。七八年开放了,所有的理想都灰飞烟灭了,原来的价值观瞬间崩塌掉,人们的价值观又奔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7年十七大之前的所有党大人大只谈经济建设。用老百姓朴素的话语表达出来就是,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才是真的。

成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年轻人很难对金钱形成良好的态度。成功学的泛滥大抵也要归功于此罢,俞敏洪之流也可以大行其道。如果你做事情用一种很卑鄙的方式失败了,蠢货们会说,“这么卑鄙!怎么可能成功!”如果你做事情用一种很卑鄙的方式成功了,蠢货们又会说,“这么卑鄙!怎么可能不成功!”但事情的真相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我在书店里一看到什么巴菲特、可口可乐创始人啊、钢铁大王卡内基、李开复的传记就头疼。我的确很佩服这些会赚钱的人,打心眼里觉得他们很厉害。但在我的词典里厉害是一个中性词,我觉得李洪志和希特勒也很厉害。我看过俞敏洪在中央电视台做过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励志讲座,才听了两分钟我就想嗷嗷吐。说实在的,我肯定讲得比俞敏洪好。但前提是,你必须得提前在听众面前把我包装成一个亿万富翁。这有点像请往年考研成功的学生来做的讲座底下尽是一脸虔诚的莘莘学子情景,不管这些经验总结是不是有道理都会被奉为金科玉律。

从我仅有的生活经历来看,东北人对金钱的态度是最健康的,大大方方毫不扭捏,花了就花了吧,花了我再赚。我要承认虽然有很多时候是浪费了(比如前几年有个东北土财主用二十几辆悍马给自己儿子做婚车又请中央电视台的名嘴做婚礼主持人),但相比较而言这是一种比较坦然的态度,跟我对金钱的态度也很接近,即多赚多花,少赚少花。大家都很讨厌那些父母明明没多少钱还频繁更换手机、逢人就说自己穿的是真阿迪的小兔崽子们,但对于另外一类明明是百万富翁还骑自行车通勤的人,大众的观点是他们这样是简朴,应该提倡。我不这样看,如果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足够坦然,有钱的时候也不会藏着掖着,没钱的时候也不会买假名牌装象。

社会大众对金钱的不健康态度导致我们的社会以一个人赚钱能力来衡量他的价值。俞敏洪在电视上的讲座里有这么一句话恶心到了我:“一个人如果大学毕业了还需要父母养,那是一种耻辱。”我不知道这句逻辑极度混乱的话为什么会把自立跟大学毕业扯在一起。在一些贫穷偏远的地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要负担起生活的重任,不仅要放弃学业养活自己还要补贴家用。而牛津剑桥大学里有很多欧洲的皇室子嗣根本不需要养活自己,在继承王位之前可以一直学习,也无所谓耻辱。对我而言,我自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成为父母的负担,跟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毫无关联。如果我父母恰好是亿万富翁,我又找不到一个可以让我一直充实的工作,那我就天天在家看书,看电影,听音乐,写书,出去运动,旅行。我的价值在我脑子里,用不着非得从功利的角度衡量,它们换不换成钱也都在那儿。韩寒即使没因为辍学和新概念作文名噪一时也还是那个年少牛逼的韩寒,只是那样的话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人而已。

听说大才子钱钟书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都姓钱了,我还要钱干什么?”你还别说我清高,你看看我姓什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