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2011四月推

1. 大陆六省市高中生凭高考成绩可申请赴台湾读大学: http://fl5.me/74o3en

2. Инженеры человеческих ду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engineers of the human soul ),出自俄语,最初被斯大林用来形容作家,用以培养御用文人,控制文化领域。后来毛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时候照葫芦画了瓢。但不知道这个词怎么变成老师的代称了。

3. 在西马学者那儿,工人阶级其实是跟资本家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所谓资本主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最终导致暴力革命说中两极中的一级,问题是中国在50年代三大改造以后就没有资本家了,那宪法中规定的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有个鸟意义?上初中政治的时候我就对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一说困惑不已,因为当时"工人"这一形象对我来说就是炼钢工人(男)或者纺纱工人(女),连一个初中生都觉得讲台上的老师说的话完全说不通,你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有多荒唐。

4. 妈逼的,看罗永浩在豆瓣上刷看迪伦演出的状态,烦死啦烦死啦烦死啦烦死啦烦死啦烦死啦烦死啦烦死啦烦死啦烦死啦烦死啦!!!

5. 麦兜说:火鸡的味道,在未吃和吃第一口之间已经达到了高潮。

6. 日,杨臣刚要上草莓音乐节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挺曾轶可?

7. 编转: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可是每天的帐户余额都不能结转到明天,一到结算时间,银行就会把你当日未用尽的款项全数删除。每天不留分文地全数提领是最佳策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银行,她的名字是“时间”。

8. 小朋友说她每天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犯错误,挨骂,承认错误。犯错误,挨骂,承认错误。犯错误,挨骂,造反,挨骂,承认错误……

9. 跟任何西方概念的中国应用一样,“公共知识分子”也是一个稀里糊涂的概念。波斯纳的《公共知识分子》(2003)和雅各比的《最后的知识分子》(1987)大差不差,都认为在20世纪高教普及以前,所有的知识分子都用一般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面向公众写作,高教的发展使知识分子成为更多是为学术界写作的大学教授了。虽然也有像萨义德那样“以批判社会为己任”的“公共知识分子”,但是否批判社会,根本不是它的普遍标准。

10. K-1中国事务代理人岩熊宏幸:“我在和中国武协打交道的过程中,感觉他们不是很愿意派最好的选手和外国选手打……我猜测中国武协可能是怕派出去的选手输了,丢中国散打、中国武术的面子,实际上我觉得大可不必这么想。到K-1参赛的选手不管他是练习哪种格斗技或是哪个流派,他只代表他个人和所属的拳馆,他输了,大家只会说他的实力不够,而不会说他所练习的武技不行。”

11. @猫扑:【中国人的特点】1.中国人非常聪明,但却非常相信谣言。2.中国凡事喜欢抢,从出生抢床位,到临终抢坟地,从头抢到尾。3.在大事上能忍气吞声,在小便宜上却斤斤计较。4.能通过关系办的事,坚决不通过正当途径解决。5.计较的不是不公平,而是自己不是受益者。6.动辄批判外界,却很少反思自己

12. “绅士就是绅士,再落魄也是绅士;小市民就是小市民,有钱了充其量也就是个有钱的小市民而已。”转自:胡思撒丫子飞 要么就有钱,要么就有个超脱世俗的灵魂。。不然活的真TMD的累,却还不愿死。。。

13. 小权你太歹毒了把女朋友的名字嵌到歌词里,女朋友的名字取得无比纠结人你伤不起啊!!!除了杨字以外基本上没有能组词的,还不如全部拆成“尹木昜王月”更容易一些!

14. 转:同桌把QQ名改为“你爹临死前”后加了我们班主任。于是班主任的QQ就经常被提示:你爹临死前请求加您为好友。你爹临死前邀请您玩抢车位。你爹临死前赠送了你QQ秀。你爹临死前偷了您的菜。你爹临死前举报了您。你爹临死转发了您的微博。。。最猛的:你爹临死前给您留言...

15. 转自:陈倩 转自王皓洁® : 转自熊文陶ЖRisto :看到药家鑫被判死刑的消息,老板对我们说:看到没有?要加薪的,最后都没有好结果!!!

16. Jack Layton领导的新民主党已经挤掉自由党成为支持率第二的党派。【关注5月2日加拿大联邦大选】

17. 背景补充:由于上月提出的2011年度联邦预算遭到在野党全体反对(有推过),加拿大第四十届政府提前被解散,新一届联邦议会选举将于5月2日举行。【关注5月2日加拿大联邦大选】

18. @高晓松:“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不买房,买梦想》我以前跟高的看法一样,现在觉得没必要看不起那些觉得有房才有人生的人。1.大家不是一路人,你要是跟高晓松一样有钱你也会觉得房子不房子的无所谓。2.觉得房子是必需品的想法当然是你所处的社会强加给你的,但认为这些身外之物无所谓的想法也不一定是你自己的,很可能这两种想法都只是反应了你所在的场域里的两个不同观点,后者是对前者的反抗。3.在辛亥革命之前,很多裹小脚的妇女自己也觉得小脚美从而瞧不起那些“大脚”女人。你分不清现在的女人认为要美必须瘦,有房子才有安全感到底是这个社会强加的还是她们自愿的了。

@KB:我只知道如果住在租的房子里就不可能把墙刷成喜欢的颜色,因为不知道半年后是不是还住这儿;不能不假思索把喜欢的东西买回来,因为要随时考虑搬家成本;不能按照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倒置房间,因为说不定下星期房东就跟你说最近房价涨得不错要收回去卖了。要说“她们自愿”,也未必吧?

回复KB: 这些观点不正说明认为“还是有房好”的人也许就是这么认为的,而不是社会强加的。我的意思本来就是,也许喜欢瘦,喜欢有房子的人自己就觉得那样更好,分不清是不是男人的审美或者社会现状让他们这么想的。也许自愿可以改成别的词。觉得“房子无所谓”的人也可以拿出一堆理由,比如每个月都不能随心所欲花工资,不能经常旅行换地址,费心劳神等等来反对,这也不是自愿的。但问题是,裹小脚的女人也许也是因为大脚女人不受欢迎而“自愿”裹脚的,胖女人也是因为瘦女人更受欢迎而“自愿”减肥的……

@KB:许多人买房是因为抗拒随时有可能被房东赶出门的漂泊感,如果房东愿意跟你签一个十年租约,并以各种担保绝不违约,在假设能够相信他的前提下,或许除去“人家有我也要买”的那部分人可以考虑放弃,但问题好多房东还等着过两年就能收你现在两倍的房租呢,谁肯啊。你说这是社会现实还是自愿呢,我猜我想破脑子也分不清楚。想买房和大脚、胖一样,没什么应该被瞧不起的,作为一个大脚的胖女人,我觉得就忠于自己内心的需求好了。

回复KB:所以我就说分不清这种内心的需要到底是哪儿来的嘛。全世界的大部分人都觉得有房子比没房子有更多优点,有同样的“内心需求”,但是中国的年轻人更看重这个,所以这个“内心需求”其实也一定就很真实。

@KB: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抛开你等)在这方面更缺乏安全感,只能通过抓住更多来找差。有钱比没钱,有能力比没能力,这些有和没有的区别在我们国家被放大如此多倍,几乎都找不出有比没有的缺点了。内心需求不可能脱离这些存在,就算他不真实,也不能无视,况且我还没想明白他不真实在哪儿

回复KB:结合我之前说的两点,我本来就不是为了要说服谁都跟高晓松那样想或者说谁更高明。而是在于,我们采取的观点只是内化了的,要是你自己就能想明白这有什么不真实的,那你跟庙里的大师就一个境界了,正因为你觉得那些都很实际很真实,所以你是你和尚是和尚,没说要看齐。

@KB:鼓掌~